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3 QMRA的主要難題和解決方法
風險評估是風險分析的核心組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也是風險分析體系中一個相對較新的分支,不
論從政策角度還是技術層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3.1 法律和政策要求
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風險”。為應對不斷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國際社會共同采用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科學評估食品中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并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規(guī)、標準和政策提供依據。目前,國內QMRA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根據2009年《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制度,對食源性疾病進行監(jiān)測并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計劃,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并對食品的微生物危害進行風險評估。同年,首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其職責為參與制定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相關的監(jiān)測和評估計劃,擬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規(guī)則,解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開展風險評估交流,承擔衛(wèi)生部委托的其他風險評估相關任務等。
3.2 主要技術難題及解決方法
QMRA的框架大同小異,然而細微的不同之處可能對評估結果產生較大影響。合理有效地構建風險評估體需要從計劃的有效性、評估范圍的選定、問題針對性、模型的選擇等方面著手。
3.2.1 明確評估計劃和范圍
政策的制定和真正的實施通常存在較大差距,除政治因素外,技術因素可能是QMRA實施過程中面臨的較大難題。QMRA目的應明確化,并為風險管理者服務。美國農業(yè)部/食品安全及檢驗局/環(huán)保署的指導原則指出,明確評估計劃和范圍是確定QMRA評估范圍、目的、面臨問題及采用方式的過程,并為后期提供有效的風險特征描述和判斷風險評估是否成功墊定堅實的基礎。
指導原則也為確定評估項目提供以下不同的參考因素:風險的特點和重要性、風險的等級(如存在、流行、集中風險)和嚴重性(如對公眾衛(wèi)生的影響)、面臨情況的緊急程度、人群適用性、其他與特定危害相關聯的因素(如食品加工過程、烹飪、交叉污染等)、資源的可用性(如時間、經費、工作人員等)。國內的相關專家們在啟動風險評估項目時也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性地考慮上述因素。
3.2.2 危害識別問題
危害識別是啟動微生物風險評的第一步,其準備工作成為QMRA面臨的第二個技術性難題。危害識別通常被視為MRA的形成階段,評估對象、暴露途徑、不良反應、流行病學等相關知識在此階段均要被識別和確認,從而形成評估的基本框架[65]。另外,隨著組學的發(fā)展,可以更好地解釋食物鏈中食物所處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對微生物的影響,更好地為MRA服務[66-67]。合理有效的危害識別有助于專家判斷某項風險評估工作是否亟待開展。
3.2.3 成本效益問題
基于減少食源性致病菌對公眾衛(wèi)生產生危害的目的而進行的成本效益分析是QMRA面臨的另一個技術難題。以歐洲食品安全局為例,歐盟法規(guī)NO.2160/2003要求各成員國在食物鏈不同環(huán)節(jié)減少導致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對人群產生的危害設定目標,要求歐盟生物風險專家委員會開展評估QMRA的成本效益分析,此時QMRA成為開展風險效益分析的必要條件。另外,Magnússon等認為成本效益分析需要整合到MRA體系中,其開展方法需要進一步明確。事實上,成本利益分析的工作應由風險管理者完成,歐盟以及美國的QMRA研究表明,由風險管理者主導的成本效益分析已數次成功用于QMRA研究的良好開展。
3.2.4 定性或定量方法的選擇
根據結果的產出形式,風險評估可分為定性和定量評估兩大類。不論是定性還是定量評估,評估的4 個步驟是一致的,其中定性評估是相對簡單快速的方法,用高、中、低等描述性詞語來表示風險的大小,而定量評估則根據致病微生物的毒理學特征或感染性、中毒癥狀,結合其他相關資料,確定致病微生物的攝入量及其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的概率,并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數學描述,即以量化的數值表示風險大小及其不確定性。數據來源是否充分是決定因素之一,在開展風險評估之前,應根據數據可利用性、評估目的以及風險評估結合到風險管理或決策中的深度和廣度等,遵循避繁就簡的原則選擇合適方法。
選擇定性還是定量風險評估時,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即將開展的評估項目需要滿足哪些風險管理要求,這可以和上文3.2.1節(jié)中確定評估計劃和范圍相結合起來。另外需要考慮的是數據資料和信息有效性的問題。風險評估的結果是與數據資料密切相關,MRA的研究曾因在信息和數據不完整的情況下得出結論而被人們質疑和詬病。獲得足夠的有效信息和數據是提高風險評估結果準確性的基本前提。選擇定量風險評估后,在暴露評估階段引入微生物生長預測模型和危害特征描述階段引入劑量-效應模型時應十分謹慎,若模型引用不當,風險評估可能得到準確性較差甚至相反的結果。
另外,若對采用哪種MRA方式難以判斷時,可首先對該致病菌實施定性風險評估,若定性分析結果表明該菌對人群存在較大危害,則表明定性評估可能比較簡單易行。Lammerding和Romero-Barrios等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定量風險評估并不一定優(yōu)于定性風險評估,應根據實際情況在確保評估結果準確性的前提下盡量選擇簡單的評估形式。總之,無論采用何種評估方式,評估過程都應嚴格遵守評估步驟。Lammerding等針對定性風險評估提出了將不同方面的定性信息轉化為對總體風險進行客觀評價的框架模式。當定性風險評估不能滿足風險管理的要求時,應考慮收集足夠的信息和數據對該致病菌進行定量風險評估。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科學》2020年9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系
偉業(yè)計量根據新版的《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23) ,推出下列完全符合使用場景與要求的生活飲用水檢驗的標準物質。首批帶來有機物指標檢驗相關熱銷和新品,供您選擇。
了解更多> >奧科集團旗下偉業(yè)計量研發(fā)團隊再次獲批81種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本期將為您進行解讀其中的2種儀器校準標準物質,后續(xù)我們將為您帶來更多的國標號新品,還有更有精彩活動持續(xù)進行中,記得關注我們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了解更多> >偉業(yè)計量線上研討會功能再升級!每月1套考題,考試范圍為當月直播內容;不限考試、下載次數。收藏偉業(yè)計量官www.2233imua.cn,點擊導航欄直播間即可進入考題頁面。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